Lourmarin Sunlight

We'll always have Paris.

【笔记】逝去的武林

最开始是看一篇叫做《寻林》的霆峰文,里面关于武林的规矩,那么贴近现实,讲起来头头是道,后来看了这本书,才知道出处。

最近徐浩峰的新作《师父》上映了,虽然还没有来得及去看,但可以想见,里面有很多理念必然来自这本口述的自传。

愿心中的武林永不逝去。



《逝去的武林》的笔记-第212页

六部剑如老道作法,将剑探到空中,上下左右前后地慢慢划动。那个泥巴小人,此时要黏在剑尖上,要想着它比你敏感十倍,探测着周围。如此这般地画圈,泥巴小人不知道怎么回事变成了块翡翠,晶莹透亮。再继续画圈,在剑尖上的翡翠小人,转瞬间变成了一星剑光,剑光鲜亮润泽,随着剑的划动,在剑脊上来回滑动。


《逝去的武林》的笔记-第169页

形意拳之意,比如画家随手画画,构图笔墨并不是刻意安排,然而一下笔便意趣盎然,这才是意境。它是先于形象,先于想象的,如下雨前,迎风而来的一点潮气,似有非有。晓得意境如此,方能练尚式形意。尚式形意的形与意,真是“这般清滋味,料得少人知”。


《逝去的武林》的笔记-第86页

老辈人都经历过一段颠倒岁月,从大辛酸里爬起来的,只是当时不知道是辛酸,傻乐呵地就过来了。


《逝去的武林》的笔记-第67页

我后来在唐师的介绍下,拜薛颠为师。他的五官、身材皆为贵相,的确是练武人中的龙凤,所以知道他的死讯时,我非常震惊,他原本不该是那样的结局。


《逝去的武林》的笔记-第62页

在尚门中学剑是隆重的事情,每天早晨起来要向剑磕头,名为“拜剑”。剑柄便代表老师,所谓“剑在如师在”。


《逝去的武林》的笔记-第58页

唐师总是懒洋洋的,拿着个茶壶一溜达能溜达一天,但他是说比武便比武,非常果敢。他曾击败过一位开宗立派的名家,却不许我们宣扬,这是唐师的武德。他是甘于平淡的人,也正因此,唐传形意更多地保持着李存义的原味。


《逝去的武林》的笔记-第50页

李存义在宁河的徒弟,有唐维禄,有果子张,还有位经常路过宁河的人(忘记了名字)。他是位捉通缉犯的警察,独往独来,捕着犯人,自己一个人押解。


《逝去的武林》的笔记-第40页

人品与拳法是相辅相成的。


《逝去的武林》的笔记-第38页

勇气和本领要报效国家,对于私人恩怨,摆出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最好了。练劈拳的时候,不准在人多的地方,不准占别人的地方。遇到有人生事,不准动手比武,要学会以理服人、以德服人,要留着时间习武,不要卷入是非中,虚耗了光阴。


《逝去的武林》的笔记-第35页

尚云祥觉得我有点血性,就收下了我,很快地举行了拜师仪式,让我立下“学成后不收徒”的誓言。


《逝去的武林》的笔记-第36页

后来我有机会做官,唐师不准,说:“按照古代的规矩,练武之人要有了官府的身份,就不能再入武林了。”


《逝去的武林》的笔记-第35页

但他是性情中人,待我很真诚。我就和他拜了把兄弟。我推掉了别人给我说合的一门亲,与丁师弟的妹妹结婚了。他性格偏激,后来发生变故而死。


《逝去的武林》的笔记-第34页

我也是在这儿结下了生死之交——师弟丁志涛。


《逝去的武林》的笔记-第22页

我大半辈子都是旁观者,这位赵拳师和我算是个擦肩而过的缘分。


《逝去的武林》的笔记-第16页

在武林规矩里磕三个头已经是大礼了,而磕一个头比磕三个头还大,因为三个头是用脑门磕的,这一个头是用脑顶磕的,“杀人不过头点地”的“头点地”指的就是这个,要磕得带响,是武林里最重的礼节。


《逝去的武林》的笔记-第7页

刀刃叫天,刀背叫地,刀锷叫君,刀把叫亲,因为刀是张扬的形状,所以刀鞘叫师,取接受老师管束之意,刀头三寸的地方才叫刀,人使刀一般用天、地,大劈大砍,而李存义的刀法用刀尖。

评论(2)
热度(2)
2015-12-13